基因转移仪是生物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广泛用于各种动物、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的电穿孔,也可用于细胞杂交、融合、基因转移研究。
基本原则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细胞膜在适当脉冲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穿孔现象进行了研究。细胞电穿孔技术是利用高压电脉冲使细胞膜瞬间可逆穿孔,对受体细胞几乎没有干扰。适当强度的电脉冲会在细胞外壁产生许多“小孔"。这时,基因会通过这些小孔进入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壁会自动修复,从而实现电脉冲的基因导入。
由于细胞电穿孔技术的高效、低毒、通用性和可控性,电穿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目前,电穿孔技术在国内外已应用于基因治疗、药物致敏、临床等诸多方面,必将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
外加电场之所以能穿透细胞膜,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基本上是绝缘体,两边都浸没在含有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当施加电场时,膜两侧的电解质离子被极化,形成额外的膜电位。
如果细胞是球形的,悬浮在溶液中和电场中,外电场诱导的膜电位可表示为Vm=:1.5aE0cosθ
在哪里。 a 是细胞半径,E0 是外部电场强度,θ 是给定膜位置与电场方向之间的角度。
该公式是细胞电穿孔的理论基础。不同的脉冲波形对细胞电穿孔有重要影响。zui常用的直流脉冲是方波和指数衰减的 RE 波形。指数衰减波形的脉冲制作容易,效果更好。
上一篇:DNA合成仪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泳槽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021-63510720
上海市临洮路
一键分享网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