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用途与分类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用途与分类
更新时间:2022-03-10   点击次数:1675次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用途与分类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色光通过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射荧光。荧光经过过滤和反射后,由光电倍增管接受,然后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物质的荧光是正常条件下基态的物质分子吸收激发光后转变为激发态而产生的。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又以光的形式返回。发射,产生荧光。
        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其激发态能级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性体现在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荧光上。因此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差异可用于定性识别物质。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通常与该物质的浓度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类似,荧光分析通常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1、光源:
        高压汞灯或氙弧灯,后者能发出高强度的连续光谱,在300nm~400nm范围内强度几乎相等,所以比较常用。
         2、激发单色仪:
        放置在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激发单色器或单色器用于滤除特定的激发光谱。
         3、发射单色器:
        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是发射单色仪或第二单色仪,光栅通常用作单色仪。过滤掉特定的发射光谱。
         4. 样品室:
        它通常由石英池(用于液体样品)或固体样品架(用于粉末或薄片样品)组成。测量液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布置;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呈锐角排列。
         5、探测器:
        通常,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用作检测器。光信号可以被放大并转换成电信号。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功能特点
        1. 荧光发射光谱
        选择实体样品被一定波长的光激发,记录样品中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与发射波长的函数关系,即得到荧光发射光谱。
         2. 荧光激发光谱
        选择一定的荧光发射波长,记录荧光发射强度作为激发光波长的函数,得到荧光激发光谱。
         3.时间分辨技术;
        它可用于区分和测量混合物中光谱重叠但寿命不同的成分。
        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公式如下:
         P(t) = P0 EXP (-t /τ)
        其中P(t):拟合指数函数
        P0:强度值
        EXP:指数运算符
        t : 时间值
        τ:荧光平均寿命
        荧光分光光度计产品应用
        分析光源激发后产生荧光的物质或化学处理后产生荧光的物质,可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环境化学等部门。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分类
        荧光光谱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样品体积小、方法简单、工作曲线范围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和药理学、有机和无机化学等领域。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发展经历了手动控制荧光分光光度计、自动记录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控制荧光分光光度计三个阶段。
        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还可以分为单光束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双光束荧光分光光度计两大系列。
        经过以上一步一步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就不难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了。最后,我想提一点小意见。一开始,我们实验室使用的是奥林巴斯荧光分光光度计。

Copyright © 2019 上海临嘉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沪ICP备17002048号-2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在线客服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