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仪维护及工作原理
溶解氧仪电极的维护
(1)溶氧仪电极应每1~2周清洗一次。如果膜片上有污染,就会造成测量误差。清洁时应小心,注意不要损坏隔膜。用清水冲洗溶氧仪的电极。如果污垢无法洗掉,请用软布或棉布小心擦洗。
(2)溶解氧仪电极的零点和量程应在2~3个月内重新校准。
(3)溶氧仪电极的再生大约每年进行一次。当测量范围无法调整时,需要对溶解氧电极进行再生。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隔膜、清洗银电极。如果观察到银电极被氧化,可用细砂纸打磨。
(4)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溶氧仪电极漏液,必须更换电解液。
溶解氧仪的工作原理:
水中的含氧量可以充分显示水的自净程度。对于使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厂,了解曝气池的含氧量非常重要。污水中溶解氧的增加会促进厌氧微生物以外的生物活动,因此可以去除挥发性物质和自然氧化。离子净化污水。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动比色分析和化学分析测量、顺磁测量、电化学测量和荧光法。水中溶解氧的量一般用电化学方法测量。
氧气溶于水,溶解度取决于温度、水面总压、分压和水中溶解的盐分。大气压越高,水溶解氧气的能力就越大,这种关系由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确定,即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氧气测量传感器由阴极(通常由金和铂制成)、载流对电极(银)、无电流参比电极(银)组成,电极浸入 KCl、KOH 等电解质中,并且传感器有隔膜覆盖,薄膜将电极和电解液与被测液体隔开,只有溶解的气体才能穿透薄膜,所以传感器受到保护,不仅可以防止电解液逸出,而且还可以防止外来物质侵入而造成污染和中毒。
在对电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极化电压。如果测量元件浸入溶解氧的水中,氧通过膜的扩散和存在于阴极的氧分子(多余的电子)被还原为氢氧根离子 [OH-]。在对电极上析出电化学当量的氯化银(缺电子),对于每个氧分子,阴极发射4个电子,对电极接受电子,形成电流:4Ag+4Cl-=4AgCl+4e-。
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污水的氧分压成正比,信号与传感器上的热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一起发送到变送器,并将氧含量和氧分压、温度存储在传感器被使用。曲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水中的氧含量,然后将其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确定阴极电位。
溶氧仪特点:
溶解氧仪具有安装方便、校准周期长(3~4个月)、对其他物质不敏感等特点,可监测膜片和探头内电解液的使用情况,一般更换电解液和膜片每隔一到三年。
上一篇:无菌均质器正确使用步骤
下一篇:数据采集器怎么用
021-63510720
上海市临洮路
一键分享网站到: